电影《平教之路》以传承弘扬“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世界乡村改造运动创始人”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为主线,从晏阳初在一战战场为中国劳工提供扫盲服务展开,讲述了晏阳初致力于平民教育事业的一生,展现了晏阳初高尚的教育精神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爱国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激情燃烧
1943年,晏阳初当选为“世界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之一,与爱因斯坦等同获殊荣。晏阳初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事业70多年,与陶行知并称“南陶北晏”。
纵观全片,晏阳初身上体现了中华儿女浓烈的爱国之志。这种爱国之志在身处异国他乡时,更为珍贵;这种爱国之志在身处战火纷飞的时代,更为难得。在晏阳初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他身上,体现为骨为本为心。他在一战战场中国劳工的身上,发现了同胞的“愚贫弱私”,也从这些劳工身上,发现最大的矿是人的脑矿,所以他发誓将开发中国人的“脑矿”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仁者爱人”“仁政爱民”等,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体现。所以,他毕生重视的就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由此及彼,推己及人,也由此,中国人信奉“和平”的处世方式。在影片中,他所教导的中国劳工,放弃追究英国士兵的挑衅责任,甚至在关键时刻,还冲上战场救死扶伤,深深地感动了他们,就是这种中华文化的具体体现。晏阳初发现,要想国强,必先民强。所以他决定回国开展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运动,就是基于这种爱国情怀的感召。
影片也充分展现了晏阳初先生学贯中西的平民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观众通过电影,一定会感知平民教育的“平”字。教育乃一国之本,显然,晏阳初有着更为深沉的思考,那就是以祖国强为强,以人民强为强。他决意回到国内,开始一生“不做官不发财”的人生追求和教育实践。全片梳理晏阳初先生平民思想的来源和演进,让我们体会他“三大方式”“四大教育”和“六大建设”的初衷和理想。其平教思想与当今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契合,亦影响着全世界。“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从此,一个当年的博士“大人物”,用一生去办一件“小事”,直到把“小事”办成举国之大的“大事”,甚至世界之大的“大事”。
为了充分表现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思想脉络和形成演进,影片讲述了他实事求是推行的乡村实践。这对中国革命和当代中国乡村振兴的启示意义已是题中之义,晏阳初先生以百姓心为心,葆有一颗平民心地与情怀,了解群众,帮助群众,关怀群众,发动群众,改造群众。
基于内心坚守的爱国之志和理想主义,他一生的平教运动实践,有着西方基督教的普及方式和传教士的虔诚,这外在的逻辑与形式,得益于他汲取的西学。它与晏阳初血液中流淌的中华文化互为表里,相互成全,也给了当代中国中华文化国际表达的有益启示。
国际视野与故土情怀的交织生辉
影片一开始,就直接把人物推到特定背景——战火纷飞的一战战场。在这里,晏阳初用他渊博的学识以及世界眼光与格局,发现了一条强国之路,并由此开启了用全人类的眼光打量教育事业。
同时,影片没有表达晏阳初的乡情乡思,而是间接地把乡情乡思刻入了同胞心田。这种侧面描写的神来之笔和情怀彰显的间接调控,很好地中和了晏阳初对中国及世界的思考,那就是从“人”开始,去寻找救国兴国之路。
从长沙,至烟台,经杭州,过武汉,赴定县……甚至被迫又远赴国外。但他一辈子形成的思想,从未改变。只是他的足迹,有了更长的延伸。他像一个行走的中国,张扬着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神采。
叙事张力与剧情冲突的完美叠进
晏阳初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丰功伟绩的一生。短短90分钟时间里,如何呈现?显然,剧作者和导演下了一番功夫。既借鉴了传记电影的片断选取,又诠释了电影的基本章法。影片选取他从一战到抗日战争爆发作为时间节点,空间点则从一战战场过渡到国内再到国外。这就很好地处理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同时,也便于集中精力演绎平民教育思想诞生的初心之志、推而广之的筚路蓝缕。
电影也有效地避免了传记电影的平铺直叙,而是用剧情推进,亮点纷呈:一战战场和抗日烽火,土匪劫道与武术对抗,甚至包括缠绵温馨的爱情故事、志同道合的同事友谊以及情感真挚的群众回应,都为影片增色不少。
为了调动观众那种烽烟四起和国破家亡的淡淡感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影片用一战战场的直接描写和抗日战争的间接呈现来首尾呼应,让我们进入到一种时空中,生发无尽意韵。尤其当我们看到那只离去的孤帆,又会联想到电影中交织的战争场面,不免生出浓烈的家国情怀和强国之志,萦纡心头,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