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岁月中的父爱母爱
(资料图片)
文/舒鹏
人经历多了,自然就成熟,常常会喜欢去感慨人生,思念过往。回首走过的路和未来将要走的路,其实陪伴我们时间最长、最不能割舍的爱,永远是那份不离不弃的父爱和母爱。
因为我工作和生活的原因,也因为父亲母亲故土难舍和叶落归根的传统思想,我和父亲母亲没有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当他们年轻一些的时候,为了帮助我照顾儿子,主动从老家来到重庆,和我们同吃同住好些年。当儿子上初中后,他们觉得整天无事可做,便又主动回到农村老家居住,享受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老年生活。75岁以前,他们身体都比较硬朗,经常都会从老家坐车到重庆看我们一家。我也是遵循“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每逢父母亲的生日、自己的生日和法定节假日等,都会携妻带子回老家陪伴双亲,寻乡愁见发小。
随着以高铁为代表的现代交通工具进入生活,虽然缩短了回家的时间,但是我们见面的机会似乎并没有增加。因为父亲母亲年老体衰了,行动自不如60、70岁那么来去自如,而我也因为工作等原因,回老家次数屈指可数。我尽可能利用节假日和年休假,便回到他们身边,短暂住上几天,又不得不匆匆返回重庆。
每次回老家的前两天,我总是提前给父亲母亲打电话,告知他们什么时候回家,询问他们需要购买什么想吃的美食或者礼物,但是他们每次都重复最简单的那句话“回家来看我们就是最好的礼物”。
从重庆驾车回老家,需要三个小时左右。车行驶到两个多小时,总会接到父亲的电话,关心我到了什么位置,大概还有多久时间到家等等,其实他是再确认我回家计划有没有改变,当然最是关心我们的行车安全。问到我们到家具体时间,他就会把准时间安排嫂子什么时候开始炒热菜,让我们一坐上桌总是能吃上刚刚起锅的各种家乡菜肴。快到家门时,远远就看见父亲和母亲在院坝停车场上来回走动,笑容可掬地朝着公路等待眺望的愉悦表情。
简单寒暄问候后,便直接进入家里饭厅,映入眼帘的都是从小最爱吃的富顺豆花、蒜苗回锅肉、姜爆鸭子、火爆鲜肥肠、自贡冷吃兔等盐帮特色菜。父亲身材魁梧,自然有些酒量,每次回老家团聚吃饭,我们父子几个都是老规矩“以酒会友”。他总是会拿出平时积攒的瓶装酒,与哥哥们和我一起推杯换盏。
时光在无情地流逝,父亲母亲也无奈地进入80多岁高龄的耄耋老人行列,腿脚、眼睛、耳朵、牙齿等大不如从前。平时不能回老家看望他们时,只能通过视频打打电话,看见他们日益深陷的皱纹,听到他们语气渐弱的乡音,每次挂完电话,心中都隐隐有一丝伤痛……
现在回老家时,饭桌上菜品依然是在家照顾父母的哥哥嫂子准备的丰盛味美的盐帮菜,但是老父亲老母亲因为身体原因,他们已经主动“退居二线”,老父亲已经没有往日那样的劝酒激情,很多时候都不再上主桌和我们共同吃饭,而是和老母亲坐在他们的小饭桌上,吃着专门为他们准备的细、软等入口即烂的老年人特有饭菜。每次我们开车离开老家时,他和母亲依然会站在院坝里,看着我把车发动,当摇下车窗和他们招手告别时,他和老母亲那一声饱含哽咽而沙哑的“再见,注意安全,到了重庆记得打电话报平安”,让我瞬间再次深深地停滞在对父爱母爱的歉意中……
每次回家的依依不舍,让我回城之后都有一段沉默期和调整期。有好多次回家,试着劝导父亲母亲,既然你们每次都舍不得我们,为什么不到泸州、成都、重庆和哥哥、我一起生活呢?如不愿意和子女住一起,单独买一个两居室也可以啊。他们总是说:“你们有你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有我们的考虑和选择,现在农村户户通公路、通天然气、通自来水、通有线网络,连散步都有太阳能路灯。村里三天赶一次集,有卫生站、家庭小超市等,而且森林植被多,空气环境好,生活便利清静宜居,和乡里乡亲相处融洽,走亲访友也非常方便。”
如今,我们子女唯一能做的,就是百分百尊重他们去享受属于他们那一代人的烟火气生活。自此,动员他们进城生活的想法不再重提,我依然和亲人们继续奔走在看望父亲母亲的回家路上。
(作者供职于重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版面欣赏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